<不動產行情、不動產估價、不動產法規類>
前言:土地重劃基本上分成「市地重劃」與「農地重劃」兩大類。關於「市地重劃」已於前面第7、8、34期有做詳細之介紹。本期即以台灣農地重劃發展及台灣農地重劃發展現況作簡單描述。
| 
			 一、  | 
			
			 何謂農地重劃?  | 
		
我國以農立國,農業是最基本的產業,也是社會安定的基礎。提高農民所得,照顧農民生活、推行農業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力,長久以來一直都是政府追求貫徹的目標。因為台灣地區農地細分,農戶持有農地面積平均僅1.1公頃左右,規模過於細小,農業經營效率無法有效提高,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改善農場結構,必須有賴農地重劃以達成調整農場結構,擴大經營規模,改善生產環境等現代化農業經營方式。
1.意義:將一定區域內不合經濟利用的農地加以重新整理,予以交換分合,區劃整理成一定標準坵塊,並同時配合興修水利,整理改良灌溉排水、配置農水路,使每一坵塊農地均能直接臨路、直接灌溉及直接排水,以改善生產環境,擴大農場規模,增進農地利用的一種綜合性土地改良事業。
2.目標:為改善農場結構、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便利機械操作、促進生產及營農環境改善之有效措施,除辦理土地重新規劃交換分合、地籍整理外,並辦理改善灌溉排水及配置農路等設施。農地重劃後之農地,每坵塊臨農路及灌排水路、農業設施完善,農地變成高農業生產力之良田,其地價普遍增值,農地重劃成為帶動農業建設、農業生產及農村經濟繁榮之重要農業施政措施。
3.效益:畸零細碎之土地予以調整合併分配,使耕地坵形方整,便利機械耕作及管理。佈設田間農路與灌、排水設施,使每坵塊直接臨路、直接灌溉與排水,有效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高耕作效率。重劃後經界明確,權利分明,消弭產權糾紛。重劃後農村生產與生活環境獲得改善,有助於縮短城鄉差距。
4.相關法規:參考農地重劃條例(69.12.19)、農地重劃條例施行細則(71.03.12)。
5.權責部門:農地重劃實際業務是由地政機關辦理,農地重劃條例及其相關法令之中央主管機關為內政部,負責業務的規劃、推動、督導、考核工作及法令研訂;農委會則提供計畫補助經費與農業政策及農地重劃工程方面技術指導;縣(市)政府則為主辦單位負責實際執行。為強化整體作業功能增進業務之協調配合,在縣(市)政府設「農地重劃委員會」,各重劃區也組織「農地重劃協進會」,協助推動重劃工作,減少執行困難,協進會委員大部分係由重劃區內農民相互推選產生,農民直接參與重劃工作,以符合自治精神。
| 
			 二、  | 
			
			 台灣農地重劃之成果  | 
		
(一)由於農村土地進行重劃之前,很多坵塊沒有直接臨接水路,必須越坵灌溉排水,常引起糾紛,肥料容易流失,大部份的坵塊旁邊沒有農路,農具或農作物的搬運十分不便,無法利用機械耕作。綜合農地重劃的成果可分為以下四點:
1.畸零細碎之土地予以調整合併分配,使耕地坵形方整,便利機械耕作及管理,改善生產環境,節省勞力。
2.佈設田間農路與灌、排水設施,使每坵塊直接臨路、直接灌溉與排水,有效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高耕作效率。減少土地浪費,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提高農家收益。
3.重劃後土地經界明確,權利分明,消弭產權糾紛。
4.重劃後農村生產與生活環境獲得改善,有助於縮短城鄉差距。
(二)臺灣地區之農地重劃自民國47年度開始辦理,至民國99年度止總計完成804區,面積392,578公頃;民國100年度辦理農地重劃實施地區計有彰化、雲林等2縣2區,面積258公頃。下表為台灣地區歷年完成之區域數量與重劃面積:
| 
			 台灣地區完成農地重劃地區數及面積表  | 
		|||
| 
			 年度別  | 
			
			 推動方案  | 
			
			 地區數  | 
			
			 面積(公頃)  | 
		
| 
			 47  | 
			
			 試辦農地重劃  | 
			
			 2  | 
			
			 525  | 
		
| 
			 49  | 
			
			 八七水災農地重劃  | 
			
			 9  | 
			
			 817  | 
		
| 
			 50  | 
			
			 示範農地重劃  | 
			
			 11  | 
			
			 3,225  | 
		
| 
			 51-60  | 
			
			 第一期10年農地重劃  | 
			
			 445  | 
			
			 251,597  | 
		
| 
			 62-65  | 
			
			 加速農村建設與東部災區復耕農地重劃  | 
			
			 26  | 
			
			 3,694  | 
		
| 
			 66-69  | 
			
			 六年經建計劃農地重劃  | 
			
			 42  | 
			
			 18,648  | 
		
| 
			 70-74  | 
			
			 加速完成農地重劃五年計畫  | 
			
			 99  | 
			
			 61,310  | 
		
| 
			 75-80  | 
			
			 改善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所得方案 之農地重劃案  | 
			
			 87  | 
			
			 31,066  | 
		
| 
			 81-86  | 
			
			 農業綜合調整方案之農地重劃案  | 
			
			 43  | 
			
			 13,172  | 
		
| 
			 87-90  | 
			
			 跨世紀農業建設方案之農地重劃案  | 
			
			 16  | 
			
			 3,924  | 
		
| 
			 91-94  | 
			
			 邁進21世紀農業新方案之 農地重劃案  | 
			
			 9  | 
			
			 2,539  | 
		
| 
			 95  | 
			
			 --  | 
			
			 3  | 
			
			 403  | 
		
| 
			 96  | 
			
			 --  | 
			
			 2  | 
			
			 490  | 
		
| 
			 97  | 
			
			 --  | 
			
			 3  | 
			
			 584  | 
		
| 
			 98  | 
			
			 --  | 
			
			 2  | 
			
			 204  | 
		
| 
			 99  | 
			
			 --  | 
			
			 4  | 
			
			 381  | 
		
| 
			 100(截至5月)  | 
			
			 --  | 
			
			 2  | 
			
			 258  | 
		
| 
			 合計  | 
			
			 
  | 
			
			 806  | 
			
			 392,836  | 
		
| 
			 三、  | 
			
			 結論  | 
		
目前實施農地重劃地區,多為自然環境條件較差,地形複雜、灌溉水源不足、收穫量較少者,且因工程規劃、設計、施工以及土地分配等工作均較前艱難,民眾對政府提高服務品質之需求又日益殷切,所以不僅作業所需投注人力、經費及時間均需大幅增加,也使重劃辦理過程遭遇更多的問題及困擾。台灣地區農地重劃工作仍持續推動,惟過去農地重劃係由農業生產為導向,對於農民生活環境及自然生態之觀念較缺乏,隨著時空轉變及環保意識抬頭,故逐漸轉型以配合農村發展為導向,意結合當地產業文化及生態、生活特殊環境來整體規劃重劃業務,改善農村、農民及農業之整體環境。